机辆模式时速200公里机车应拥有多大功率?
本帖最后由 qq649092451 于 2013-1-4 19:54 编辑现有的能跑动车的长大干线,18节编组,1050吨。内燃肯定不行,重联型电力机车9600KW是否够用?
本帖最后由 qq649092451 于 2013-1-4 19:54 编辑
动力集中式动车适合欧洲,不适合天朝。
我感觉8000就应该够了吧……就像老毛子的Chs-200 这得看坡道,要维持200kph,0.4%的8800(9600扣除供电)就够,1.2%的话就得双机7200+6400(补机扣除供电),双机9600+8800(补机扣除供电)最多冲击2.0% 昨夜翻了一下老帖,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千分之四坡度下9600的车可以比较的应付,但长大干线一般坡度都是千分之六,新线都是千分之十二,9600就难保会掉速了,不过只要不是几百公里的连续上坡都还能接受,千分之六坡保持180,千分之十二保持140以上,但最好能搞重联8轴双机,11200千瓦的直供电机车。这样千分之十二坡也能保住160/,完会堪用。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30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力集中式动车适合欧洲,不适合天朝。
要看这个车怎么用了,如果像现在动车那样只有大城市停车(站间距100km以上,或者运行时间1小时左右才停一次的话),也没什么太大影响。最起码比特快什么的强多了。
再者,楼主似乎没说动力集中车啊,只是说机辆模式。 中原之星 发表于 2012-10-31 0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得看坡道,要维持200kph,0.4%的8800(9600扣除供电)就够,1.2%的话就得双机7200+6400(补机扣除供电), ...
使用9600kW可满足大部分干线,这已经是太多论文中的定论了。
一般来说,确定机车牵引功率标准是按照平道剩余加速度来确定的,然后确定最大持续爬坡能力,和坡道起动能能力。 荆深直特群 发表于 2012-10-31 1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昨夜翻了一下老帖,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千分之四坡度下9600的车可以比较的应付,但长大干线一般坡度都是千分之 ...
但最好能搞重联8轴双机,11200千瓦的直供电机车。这样千分之十二坡也能保住160/,完会堪用。
————相当于单机5600kW,和庞巴迪现在的主流机车功率一致。不过,如果非要选八轴完全可以直接上到2*6400kW=12800kW。
在机车上下功夫,不如在客车轻量化和降低外形空气阻力上下功夫,和欧洲主流客车一比,就会发现国内客车外形普遍不流线,风阻大,车间折蓬风挡空间太大,无裙板,空调外突出。
要求在较大坡度上保速,则意味着机车有过大的功率储备,鉴于动车的普及,机辆模式将主要适合长途夜车,无必要以过大坡道保速要求机车功率。
基本上,按照欧洲大编组机辆模式(15~20节),一般来说就跑160,个别好的路段允许200,通常限速较高的路段,条件都比较好,坡度也不太大。多数坡度一冲就过去了。牵引机车只是四轴交流机车,在山区可加一台作为补机提高牵引能力,但山区通常线路条件一般,速度也不会太快。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30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力集中式动车适合欧洲,不适合天朝。
欧洲之所以还有一些机辆,那是因为之前制造的车辆还有一定的保有量
直接报废还不如继续配合机车运营
而动车组现在还坚持动力集中实际上只有法国而已
而法国也有可能转向动力分散,比如AGV
asoya 发表于 2012-10-31 1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最好能搞重联8轴双机,11200千瓦的直供电机车。这样千分之十二坡也能保住160/,完会堪用。
———— ...
在国内不会有200机辆了
而7200的6轴可能也是客机的绝唱,也许还会有6400的4轴,但是后者的可能性实际上很小 Itany 发表于 2012-10-31 1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国内不会有200机辆了
而7200的6轴可能也是客机的绝唱,也许还会有6400的4轴,但是后者的可能性实际上很 ...
对单轴1000KW以上的不看好。
鉴于现在6轴的HXD1D/3D已经出笼,4轴6400的高速机车应该没有可能出现了,一方面6400的功率不足以牵引18节的大列跑到200,即使在平直道上,二则新车主要是拉160的车,应付千分之12一级的坡度,6轴视乎更合适。
而要把18节的大列跑到200,还要爬上千分之12的坡度不至于过分掉速,千分之18的坡也能爬过去,功率肯定小不了,9600保底,12800也不嫌多,但机车可以带着车辆冲坡,也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大的功率储备,我说的11200是个折中的想法,还有就是考虑受电弓受流的情况,如果功率过大,可能需要机车装上4个弓。
至于客车方面,外表肯定要更光滑,流线,可以参考动车车厢的设计,转向架也可以用现成的拖车架子,这样一搞这型200的客车就没法和别的车型联挂了,不过这些车就是长距离跨线跑,专车专用,也不用和别的车连挂。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12-10-31 23:05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31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单轴1000KW以上的不看好。
货机轴功率最普遍1400,客机最普遍1600,是国际共识,不容诋毁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12-11-3 00:58 编辑
荆深直特群 发表于 2012-10-31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鉴于现在6轴的HXD1D/3D已经出笼,4轴6400的高速机车应该没有可能出现了,一方面6400的功率不足以牵引18节的 ...
中国没有可能让机辆跑200了~
既有线的C2系统已经完蛋了,如果在恢复,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没可能再恢复,既有线最高就是160
而部分250客专也没必要让长途车跑200,效用小,麻烦大
而且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来给机辆提速。
从性能上来看,实际上,6400和7200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实际上4800在千分之13刚好能平衡在持续速度,差不多是100左右
6400千分是13能拉到120多,千分之18能平衡到100左右,甚至千分之20过去也没问题。
而7200性能也就这样了,千分之13差不多130,千分之18也就105左右
但是多两根轴呢~
---------------
抱歉我开始发帖的时候记错了,正好差了一档,谢谢asoya指正 Itany 发表于 2012-10-31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货机轴功率最普遍1400,客机最普遍1600,是国际共识,不容诋毁
得,国际都出来了,想知道国际上共识的轴重是多少呢?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31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得,国际都出来了,想知道国际上共识的轴重是多少呢?
欧洲小轴重都能大功率,大轴重更应该大功率了
国际上对于轴重的共识是,大轴重对于大量货运系统是非常有好处的,显然正常的大国会选择35+的轴重 中原之星 发表于 2012-10-31 0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得看坡道,要维持200kph,0.4%的8800(9600扣除供电)就够,1.2%的话就得双机7200+6400(补机扣除供电), ...
这么说 小四轮就惨了{:4_101:}2800KW
电力机车供电不消耗机车功率,供电系统是电独的 还有,HXD3C在切掉两个电机的情况下在千分之11的坡道上可以保持120的速度不掉速(手柄推到13级) Itany 发表于 2012-11-1 19: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小轴重都能大功率,大轴重更应该大功率了
国际上对于轴重的共识是,大轴重对于大量货运系统是非常有 ...
为什么欧洲小轴重可以实现大功率。轴重并不是影响机车粘着力、牵引力的唯一因素。
大轴重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陷。现在35吨或者30吨以上轴重的国家有哪些呢?不要追求一些极端性的东西,还是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