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ya
发表于 2013-4-1 23:46:59
泡温泉的睡莲 发表于 2013-4-1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个图
你这个图用什么画的,连贯性很好啊。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4-2 08:03:13
asoya 发表于 2013-4-1 14: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变得还挺快,你以前不是说,两台车能拉的,不可能是单台车能拉的两倍,最多增加50%么?还举出HXD3单机350 ...
双机和重联是一回事么,两台车输出的牵引力是一样大的么?牵引力总和是多大,两台车是同步操控么,什么是变得快?看清楚了是双机还是重联,乱扣帽子也得看明白不是。
话说宝成线和谐电3双机补机最大顶推力是多少这个能查得到。查查再说吧。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4-2 08:08:22
就烦不看清楚就回帖的,另外一旦证实其所谓的不可能或根本没有的某种状态实际是存在的,马上绝口不提。
泡温泉的睡莲
发表于 2013-4-2 09:02:42
asoya 发表于 2013-4-1 2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图用什么画的,连贯性很好啊。
说出来必然被业内人士鄙视
Excel 而且分度值是1 没按0.25取 (这个分度值是算加速减速的)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09:11:49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4-2 0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烦不看清楚就回帖的,另外一旦证实其所谓的不可能或根本没有的某种状态实际是存在的,马上绝口不提。
人家强调的是理论,不是实际。理论跟实际有差异,有时候会很严重的出入。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07:23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4-2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双机和重联是一回事么,两台车输出的牵引力是一样大的么?牵引力总和是多大,两台车是同步操控么,什么是 ...
双机和重联形式上看不是一回事,但牵引力发挥完全可以一样。不知道你这个所谓的两机重联牵引力大幅度下降的奇葩理论是哪儿来的?
SS3双机死活拉不动的,换了大3B立即轻松搞定?大3B没有横行天下,真是铁路行业的悲哀啊。
至于转向架问题,因本帖不单独讨论,就懒得回你,你举出的例子你当车迷都不知道是不?欧洲现存大量的两轴客货车,还有铰接式3轴车,大量的城市轨道车,早年的铁路客货车大量的两轴车,谁也没否认过单轴车的存在,我之前只是指出单轴车的问题,说两轴车相当于个大的B0转向架,谁说过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胡说八道能不能有点底线?很遗憾,你找的这个是立式独立轮可变轨轮结构,在很多地方单根轴结构称为“单轴转向架”,实际上是不知道怎么称呼,只好按轴数的一种顺延说法。转向架是个单独台车结构,能够相对车体大幅度转动,单轴结构脱离了车体无法平衡,只能倒下。
下面是转向架专业课件的内容摘抄,你自己学习一下。
两轴车和台车的日文论述,转向架(台车)词语起源于日文。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22:36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0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家强调的是理论,不是实际。理论跟实际有差异,有时候会很严重的出入。
理论基于实际实践,单台机车和双机重联,牵引力有多严重的出入?
单机HXD3 牵引力570,两台机车一起,单机的牵引力立即大幅度下降?单机拉5000,双机只能拉不到7500,而如果改成固定重联,立即可拉1万??这哪里来的混蛋理论?
建议赶快去发表著作,论机车双机重联导致牵引力严重下降的原理分析。并提出,建议立即将现在的SS3大修全部改成SS3C固定重联,既能大幅度提高牵引力。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23:40
泡温泉的睡莲 发表于 2013-4-2 0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出来必然被业内人士鄙视
Excel 而且分度值是1 没按0.25取 (这个分度值是算加速减速的)
画的真是细腻,以往看的EXCEL画的图都不是太细致。
wheremylove
发表于 2013-4-2 12:45:23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22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论基于实际实践,单台机车和双机重联,牵引力有多严重的出入?
单机HXD3 牵引力570,两台机车一起,单 ...
“电力、内燃机车多机牵引使用重联线操纵时,因操纵动作协调,每台机车牵引力均取全值;分别操纵时,协调性较差,第二台及其以后的每台机车牵引力均取全值的0.98,推送补机的牵引力均取全值的0.95 ”
——牵规里如是说。双机用重联线连接的牵引力是单机的200%,双机不带重联线的,将是单机牵引力的100%+98%=198%。198/200=99%,不带重联线跟带重联线相比,在牵规的制定者看来,总牵引力只降低1%而已。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13:37:45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论基于实际实践,单台机车和双机重联,牵引力有多严重的出入?
单机HXD3 牵引力570,两台机车一起,单 ...
反了,应该是理论靠实践来验证,而不是基于实践。
这个你可以看一下,多机车重联时候,从位机车的情况。
另外,8G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机车,尤其是为重联进行的预留。为什么8G机车的重联预留模式不是重联线的操作,而是完全的系统的重联。
要通过重联线进行重联,就必须有重联系统,而这个系统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损耗和延迟,因此这里面是存在差异的。
那你说,为什么8K单机拉6000吨没有问题,重联后却拉万吨,而不是1.2万吨呢。如果找你这样解释,为什么要去研制SS3BG机车呢?直接多SS3进行重联改造不就行了,为什么要研究固定重联机车,而不是直接是单机,根据需要进行重联和非重联运用呢。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3:53:2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1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了,应该是理论靠实践来验证,而不是基于实践。
这个你可以看一下,多机车重联时候,从位机车的情况 ...
人家把牵规搬出来了,你还在这儿胡说八道。
服了你了。
wheremylove
发表于 2013-4-2 15:32:42
189楼的《牵规》文字在这个链接里可以看到,第15页。
http://wenku.baidu.com/view/e5545a95dd88d0d233d46ac5.html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17:20:29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家把牵规搬出来了,你还在这儿胡说八道。
服了你了。
这个是在说,你认为的双机重联机车同固定重联机车对机车性能发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直接对采用双机重联来相当于固定重联的理解并不正确。
其实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12轴车的原因。
泡温泉的睡莲
发表于 2013-4-2 18:42:55
asoya 发表于 2013-4-2 1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画的真是细腻,以往看的EXCEL画的图都不是太细致。
我怎么觉得狗牙很多{:4_74:}估计是GIF格式的缘故 用画图存的
2010画的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4-2 19:52:36
asoya
发表于 2013-4-2 21:37:45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是在说,你认为的双机重联机车同固定重联机车对机车性能发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直接对采用双 ...
电力、内燃机车多机牵引使用重联线操纵时,因操纵动作协调,每台机车牵引力均取全值。
————你是不识字么??再废话就是恶意浪费论坛空间了。
asoya
发表于 2013-4-2 21:43:26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4-2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想起你极力推荐6400KW4轴车的事情,这个车轴重21吨的话在恶劣天气下黏着会下降到170KN左右,拉大列 ...
牵引18节客车,下雨中,从20‰坡道上启动,不用撒沙就能启动。
而且,这样的坡道就是山区能有几处? 还想怎样?足以应付95%以上的线路了。
是机车都必须有撒沙装置。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22:09:00
asoya 发表于 2013-4-2 21: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力、内燃机车多机牵引使用重联线操纵时,因操纵动作协调,每台机车牵引力均取全值。
————你是不 ...
后半句呢,难道你看问题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吗。
asoya
发表于 2013-4-2 22:22:5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半句呢,难道你看问题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吗。
后半句,那是不使用重联线操作,靠司机去控制,为减少不一致引起的冲撞,故稍微减少一点。而且,是你们胡说八道那样大幅度减少么?
双机重联,本来就应该使用重联线,让两台机车电脑控制完全同步协调,牵引力发挥完全可以做到一致。以前那个时代,重联技术不行,通讯基本靠吼,你把它当成真理……
前面回复的你睁大眼睛看清楚:双机和重联形式上看不是一回事,但牵引力发挥完全可以一样。真不知道你的语文是不是非洲老黑教的。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 22:35:27
asoya 发表于 2013-4-2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半句,那是不使用重联线操作,靠司机去控制,为减少不一致引起的冲撞,故稍微减少一点。而且,是你们胡 ...
首先,我没有说大幅减少,你这个句回话你去找相关人说去,而不是我。
其次,你说的是原则或者理论上,但是实际上各个路局根据事情来定。很多路局在进行双机重联运用时候,并没有采用重联线的方式。甚至有的路局将重联插座废弃。各种原因很复杂。
再者,双机运用,和重联运用是有区别的。虽然在轴式的支持上,有很严重的分立,但是不能认同8轴机车而不认同12轴机车。现在天朝的8轴机车就是两台4轴机车重联的结果。那为什么不去大力研制4轴机车进行灵活的重联、非重联间切换的运用,而大力研制8轴车。为什么不能将双6轴机车进行固定重联改造。
最后,“双机和重联形式上看不是一回事,但牵引力发挥完全可以一样。”这双机是限制在插了重联线的情况下。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