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3:40:04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不断地改进,推陈出新。对优秀的东西,不会长久保持下去。人家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 ...

中华文化在大陆不是自身发展改革的,而是统治者强行阉割的。请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cgs 发表于 2013-6-2 14:38:35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1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真能说笑。别的不说,辽、金、西夏、元的装束是怎样的。

另外,五代十国可都不是汉族王朝。按照 ...

五代十国可都不是汉族王朝?你历史是怎么学的?应该是东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这十六国中也有三个是汉族的,辽、金、西夏、元的装束是各民族各穿各的,你看过元朝的百官图吗?还有元朝的大学者郭守敬、戏剧作家关汉卿的画像都穿汉服。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5:35:10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2 15:37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华文化在大陆不是自身发展改革的,而是统治者强行阉割的。请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你这个观点我赞成“中华文化在大陆不是自身发展改革的,而是统治者强行阉割的”。
1990年,大陆结束批孔、砸烂孔家店活动,党开始恢复传统文化。1990年党主办祭孔大典。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第一次大规模祭孔,也是重新大规模祭孔的开始。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5:44:2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2 15:48 编辑

cgs 发表于 2013-6-1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的服饰的确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部分,但汉服被当作“古装”也是错误的。
是的,把汉服当作汉族人的古服是错误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准服饰更是错误的!
近代以来,男士服装就有袁世凯的汉服、中山服、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毛服等等。确实,很不好选。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6:49:14

本帖最后由 xz239 于 2013-6-2 17:01 编辑

浙C0577 发表于 2013-6-2 08:57
违反圣经/真理的文化会导致地球灭亡的

你就去信你那套吧,我相信宗教自由,但我也有权不信及反对任何宗教。我也很欣慰我周边没有你这种宗教狂徒。同时我建议您和同党们为世界末日作准备吧,反圣经的文化多的是,而且会越来越盛行。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6:56:24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08:29
文化发展就应该是自有的,做不到百家争鸣,也要不去干预。任何以会造成不良影响为接口的,都是别有用心的 ...

所以说我既不赞成通过官方的方式打压所谓的传统文化,但也不赞同用类似的方法将它们生硬地复苏。繁体字、汉服啥的有民间爱好者们想维持让他们去好了,不过若大家不理情,那就接受事实吧。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7:00:2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5:35
你这个观点我赞成“中华文化在大陆不是自身发展改革的,而是统治者强行阉割的”。
1990年,大陆结束批孔 ...

某党重新将孔学拿出抽屉主要是为了用儒家巩固自己的统治,适应新环境。

浙C0577 发表于 2013-6-2 17:01:12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6: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就去信你那套吧,我相信宗教自由,但我也有权不信及反对任何宗教。我也很欣慰我周边没有你这种宗教狂 ...

正因为罪恶的事多了,灾难才多了,这些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有你的权力选择信还是不信,你种什么树就得什么果子。

浙C0577 发表于 2013-6-2 17:02:00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某党重新将孔学拿出抽屉主要是为了用儒家巩固自己的统治,适应新环境。

是的 所以前些年国家博物馆前面的孔子像建了,没过几天又被拆了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7:08:36

本帖最后由 xz239 于 2013-6-3 08:22 编辑

浙C0577 发表于 2013-6-2 17:01
正因为罪恶的事多了,灾难才多了,这些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有你的权力选择信还是不信,你种什么树就 ...
我愿意为果负责,话说圣经中的上帝若真如某些狂徒所说的,我倒觉得这样的上帝是个比希特勒和斯大林远远更坏的暴君-什么样的人会因为大家不同意你而想摧毁世界呢。在这样的暴君前无条件地屈服,是地地道道的怯弱,背叛良知。还是那句话,怕世界末日的话,你合同党们去做准备吧,若这样的上帝存在,我是不会去服从这个暴君的。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7:09:16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某党重新将孔学拿出抽屉主要是为了用儒家巩固自己的统治,适应新环境。

充分说明,孔子和儒学不容易被打倒。把儒学作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保留是正道。

李山鬼 发表于 2013-6-2 18:32:03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5-10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民国的时候确实很厉害的,那时候京沪线只要5小时呢!

那时的京沪是南京到上海吧?

WSGC 发表于 2013-6-2 18:58:13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充分说明,孔子和儒学不容易被打倒。把儒学作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保留是正道。

儒学------官本位源头。官们喜欢官本位,所以要重新扶持儒学。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9:31:21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3-6-2 20:20 编辑

cgs 发表于 2013-6-2 14: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代十国可都不是汉族王朝?你历史是怎么学的?应该是东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这十六国中也有三个是汉族的, ...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十国:吴(892-937)、南唐 (937-975)、前蜀 (891-925)、后蜀 (925-965)、 闽(893-945)、楚(896-951)、南汉(905-971)、南平 (907-963)、 吴越 (893-978)、北汉 (951-979);
其中:后唐的李氏、后晋的石氏、后汉的刘氏,北汉的刘氏,为沙陀族。另外,没有算在五代十国之中的南诏-大理,也分别是彝族和白族建立政权。
很像知道你的历史怎样学的,是不是看姓氏来认为{:4_104:}

如果你认为百官图就能说明一切的话,那么雍正、乾隆的汉装、西洋装的图册也存在,说明问题吗?


cgs 发表于 2013-6-2 19:32:17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把汉服当作汉族人的古服是错误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准服饰更是错误的!
近代以来,男士服装就有袁 ...

但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无可争辩。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9:33:12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15: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观点我赞成“中华文化在大陆不是自身发展改革的,而是统治者强行阉割的”。
1990年,大陆结束批孔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发现他们梦想建立的文化,实际上什么都没有,除了他们自己梦想外。所以,后来的还是务实的、恢复传统的文化。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9:35:56

xz239 发表于 2013-6-2 1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说我既不赞成通过官方的方式打压所谓的传统文化,但也不赞同用类似的方法将它们生硬地复苏。繁体字、 ...

汉服、繁体字仅仅是一个表现形式而已,而你要把这些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标识符和核心的话,那你其实不懂什么叫中华文化。

你回家,管父亲叫父亲,管母亲叫母亲就是中华文化表现;西洋是叫真名的。你叫你家老爷子“约翰”,“约翰”不大嘴巴抽你。{:4_93:}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9:36:58

cgs 发表于 2013-6-2 1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无可争辩。

现在汉族仅仅是一个代名词而已。汉族是可以细分的。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 19:37:44

WSGC 发表于 2013-6-2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儒学------官本位源头。官们喜欢官本位,所以要重新扶持儒学。
儒家、儒学、儒术、理学等等都是有区别的。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 20:14:02

WSGC 发表于 2013-6-2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儒学------官本位源头。官们喜欢官本位,所以要重新扶持儒学。

是的,是维护稳定的好理论。
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黄金十年”的铁路交通及邮政电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