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39:18
一帮退休老人在唱戏。。。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0:02
今天是周末,合家出游的好日子。。。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0:42
感觉梅州街头比汕头要有秩序些。。。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1:25
口气很大,华盛顿广场。。。{:4_104:}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2:05
总体而言,俺对梅州第一印象不错。。。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2:53
坐6路车,两块大洋到客家公园。。。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4:23
这里才是客家公园。。。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5:06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广东梅州,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6:06
这是一口两百年历史的古井,建设博物馆的时候准备填平了事,周边群众不同意,怕破坏风水,后来保留下来,写上饮水思源四个字,倒也符合客家人不忘祖先的家训。。。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6:44
著名的达夫楼。。。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7:26
跟郁达夫没有神马关系,乃华侨黎达夫的房产。。。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8:38
博物馆里头并没有十分珍贵的文物,主要是大量的图文详实介绍客家文化,对于那些没有兴趣的旅行团游客,排排坐在大门口台阶上打发无聊时光。。。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49:36
这是一个生造字,客家话里头表示“我”的意思,无论是江西、福建、广东客家人,还是海外客家人,口音不同,但是这个字都一样读ai 。。。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50:22
俺从2012年到四川隆昌第一次接触客家人,然后去过南靖,2013到过赣州、崇义、龙南,长汀,2014年走过龙岩、永定,及至此次的梅州、兴宁,多少了解些客家文化。。。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51:19
这幅图详细标注了客家人五次迁徙的路线图,基本跟俺掌握的差不多。。。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1:57:01
本帖最后由 福厦高铁 于 2014-10-10 13:17 编辑
第一次客家大迁徙 西晋“八王之乱”,持续170多年。。。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3:10:01
第二次客家大迁徙 唐朝“安史之乱”,历时90余年。。。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3:12:05
第三次客家大迁徙 南宋建立,“客家人”称谓产生。。。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3:14:31
本帖最后由 福厦高铁 于 2014-10-10 13:18 编辑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反清运动及移民运动。。。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10 13:17:07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土客械斗”。。。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