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06:11
本帖最后由 福厦高铁 于 2014-10-23 17:07 编辑
沿着护城河走吧,有啥看啥。。。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08:49
光裕居黄屋,是梅城客家民居中现仅存的有闺门建筑的民居。闺门建在是厅堂与后堂中间,据说古时候“妇女不出闺门”,就是以此门为界的。客人来了或是外人来相亲时,妇女只在闺门以内行走,外人则在中厅堂观望。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日本友人曾专程到此屋一睹闺门,对客家民居的仅存的“闺门”颇感兴趣。。。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12:56
文武齐晖老谢屋:坐西向东偏北,有280年历史,占地面积2725平方米,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布局,有房46间,外门楼悬山顶,灰瓦面,凹入式。。。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14:01
谢熙封,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武举人;谢伦封,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武举人;谢义谦,清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举人。。。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15:15
旧时老梅城的东郊称为下市(下市场),西郊为上市(上市场)。下市角的地域一般是指梅江桥北端以东,至东山书院为界,北边则以体育场为界。。。
下市角的姓氏很复杂,主要的有黄、张、杨、谢、钟、陈、侯、李、肖、叶、彭、丘、梁、黎、饶、曾、伍、古、卜等。“下市黄”人口最多,下市黄屋也最多,为区别各个黄屋,因此又分为保坑黄屋、荣禄第黄屋、德赞楼黄屋、光裕居黄屋、余居黄屋等。。。
总的来说,还是黄姓居多,黄遵宪、黄百韬、黄药眠。。。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16:32
每一座客家围龙屋的大门都是如此秀气。。。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18:14
门前标配一个椭圆形半池。。。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0:35
梅州客家的大门上楹联基本为四个字,且楹联为宽幅,字体个大,据说,这是西汉的风俗,从客家人衣冠南渡,一直沿袭至今。。。
在江西及福建客家人,俺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1:38
原来是黄药眠故居。。。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3:15
100多年前,清朝广东嘉应州的盐商黄涛绶执着地在有“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之称的攀桂坊择地安居,屋取名为“椿荫堂”。这里后来走出了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黄药眠。。。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4:11
黄药眼故居椿荫堂:坐西南向东北,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4470平方米,建筑面积3623平方米,为五堂二横二围殿堂式布局,为客家围龙屋中罕见之布局,逆水门逆周溪河而立,与东山书院隔河相望,屋址有深度而无阔度,故屋主匠心独具,将屋建成五堂二横,显得高大而宽阔。。。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5:46
即便黄家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无法掩盖日益落寞的家境,真实再现了富不过三代。。。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7:32
灯笼上写着江夏堂,按照客家习俗,江夏应该指武汉,也就是黄氏宗亲始祖从江夏迁徙过来。。。
江夏堂也有可能来自福建泉州。。。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8:25
已经不止一次拍到如此精美的量架。。。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29:56
已经不止一次拍到如此精美的量架。。。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32:00
各种成品。。。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33:15
早已被洗去铅华。。。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34:40
天井上芳草萋萋。。。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35:45
诺大的院子,只有旺财坚守岗位。。。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4-10-23 17:37:02
椿荫堂私塾余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有130年历史,有5房1厅,与椿荫堂相连,是椿荫堂私塾,供邻近学子就读,曾培养出文举人黄让曾、武举人黄江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