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悬挂的钦差大臣圣匾,是光绪皇帝1898年钦点黄遵宪再次出使日本,结果戊戌变法失败,黄遵宪并未前往日本,此匾为复制品。。。
凤凰戏牡丹?
。。。。。。
清末与民国,瓷器国究竟从法国进口了多少琉璃?
貌似当年的土豪之家,此物件属于标配。。。
伟大的破四旧,小将们刨去了人头。。。
武松打虎?
。。。。。。
。。。。。。
来张大合照。。。
荣禄第隔壁就是恩元第,现在被开发成客家匾额馆。。。
恩元第建于清道光年间,有近200年历史,据传屋主祖辈曾救一位秀才,考取功名后,为报恩德,特亲书匾额,取意”恩之源“,故有”恩元第“之名。。。
监元: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
文魁: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九月放榜(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
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贡元:对贡生的尊称,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秀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
梁架。。。
“拔元”即“拔贡”,和“恩贡”都是清朝贡生。“贡生”是清朝除科举制度外,另一种让读书人晋升仕途的方式,若秀才无法考取举人或进士等功名,可参加州、府、县统考的乡试(相当于全省统考),成绩优秀者可报送到京城国子监继续“深造”,国子监的学生即“贡生”。“贡生”内部又划分等级,“拔元”是首等,“恩贡”次之,贡生在国子监修读6至12年后方可参加考试,合格者即授予官职。在清代,能够考得贡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特别是获得“拔元”,是一件十分荣耀之事。。。
“堂号匾”是客家人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