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设计CRH7】由此引发的高速车裙板问题
这两天的力作,高铁论坛首发!以前设计的一个作品,通过Photoshop重新设计及渲染,使之在视觉上有很大的提高。
承认有win350的影子,因为实在很喜欢这个车,不过做了一些修改,比如鸭嘴的设计,与win350的向上弧度不同,CRH7是向下弧,有鸭嘴的设计,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气动性。大家可以讨论。
车身的设计延续了之前设计的CRH6的设计
放上这个车第一个和第二个版本(都是图画工具制作的),以及最终版(PS制作)。车身的设计还没有开始。接下来会续上
版权所有,未通过允许,禁止转载!
[ 本帖最后由 Ayumimy 于 2009-7-14 08:50 编辑 ] 图画的很漂亮,但是显然,头型会被鸭子嘴批判的。 转向架为何不能除了轮子下缘与轨道接触的附近以外,全包起来?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9-7-11 16:0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转向架为何不能除了轮子下缘与轨道接触的附近以外,全包起来?
为了美感~:$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9-7-11 16:0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了美感~:$
可我觉得除轮轨接触面外全包起来更美,车身更平滑,阻力也更小。 转向架露出很有美感?~:L
没有3视图 难以判断车头导流的情况·
不过尖嘴头型的隧道效应不如鸭嘴好·
[ 本帖最后由 妖刀 于 2009-7-11 16:50 编辑 ] 明显是台湾高铁的车头线形嘛:L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9-7-11 16:0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了美感~:$
N700基本上都包住了看着也可以啊
回复 #6 妖刀 的帖子
隧道效应是什麼东西? 和N700的结构风格完全不同了呢,不过隐约的说一句我好想在某处见过这车,淡紫色的车头外观基本完全一样 原帖由 timemachine 于 2009-7-11 17:4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隧道效应是什麼东西?
抄来的基本定义: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后将隧道内原有的部分空气排开,由于空气粘性和隧道内壁、列车外表面摩阻力的存在,被排开的空气不能象明线空气那样及时、顺畅地沿列车周侧形成绕流,列车前方的空气受到压缩,而列车尾部进入隧道后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因此产生了压力波动过程。这种压力波动以声速传播至隧道口,大部分发生反射,产生瞬变压力;而另一部分则形成向隧道外的脉冲状压力波辐射,即微气压波。这些都会对高速列车运营、人员舒适度和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
(1) 高速列车经过隧道时,瞬变压力造成旅客和乘务人员耳膜明显不适、舒适度降低;
(2)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会在隧道出口产生微气压波,发出轰鸣声,使隧道口附近建筑物门窗发生振动,产生扰民的环境问题;
(3) 行车阻力增大,从而使运营能耗增大;
(4) 形成空气动力学噪声;
(5) 列车克服阻力所作的功转化为热量,在隧道中积聚引起温度升高等。 为什么连接处一定要在中间呢?这个车头太短,太圆滑,一看就是典型的领导选 哈哈,各位很专业,首先我说的美感:主要说的是车前端转向架的那个弧度,我更喜欢那个弧度,并且我个人觉得转向架露出来更有实际感,而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概念,很遥不可及,其实火车就是要突出它的机械感觉,所以把转向架露出来他的机械视觉上会更好。而且我觉得便于修理及检查。 與小日本最新E5系和WIN350試驗車設計接近。 这样看有点象新干线的WIN350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9-7-11 23:0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各位很专业,首先我说的美感:主要说的是车前端转向架的那个弧度,我更喜欢那个弧度,并且我个人觉得转向架露出来更有实际感,而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概念,很遥不可及,其实火车就是要突出它的机械感觉,所 ...
加个板维修不会困难到那里去,E5的那个板是随时都可以收缩的
动车组不是光给人看的,是给人做的,第一要义必然不是美观 说和WIN350像也就罢了 和E5哪里像了·:L
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像E954那样轮对转向架全包裹 排障器和车头曲线融合过渡 尽量不要让气流卷入车底和轮对· 裙板当然也是可以方便拆卸的·以便于维修的
[ 本帖最后由 妖刀 于 2009-7-12 11:00 编辑 ] 今天我也湊個熱鬧
希望大家抽空品評一下吧
http://bbs.hasea.com/thread-307328-2-1.html 不就是win350么~~~ 原帖由 妖刀 于 2009-7-12 10:4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和WIN350像也就罢了 和E5哪里像了·:L
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像E954那样轮对转向架全包裹 排障器和车头曲线融合过渡 尽量不要让气流卷入车底和轮对· 裙板当然也是可以方便拆卸的·以便于维修的
1447667
E5貌似也是全包裹,不过动不动就打开来展示一下,好像在展示自己的转向架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