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25 2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我就是说,下雨天就别追求最大黏着了,钢轨受不了
美国人的铁路破成啥样了?
当然有水膜肯定比干 ...
干燥的时候,可以这么说。用不着最大黏着,大不了牵引力限制住就可以,不让用到最大牵引力,怎么也不会打滑。比如设计570,最大允许550KN,否则动作。
但是下雨天,恰恰要注意最大黏着,因为粘着系数大大降低,但系统并不是人,知道天下雨了,轨道滑了,司机也不好规定设定最大牵引力,而是系统监测装置根据轮轨关系是否有滑移来判断,进而自动调整牵引力。如果此时再不追求最大黏着能力,牵引力会小得难以接受。所以正常机车这方面可是重点,我们看到很多坡起实验都是湿滑轨面,只要负载比较接近临界,基本上刚起步的时候,都会稍微打滑一点,NX的系统就是刚滑那么一点,立即就停住了,接着缓慢加速,超过黏着的话就会自动撒沙。黏着控制不好的,则车轮原地啃钢轨了。
dongxuan1122 发表于 2013-6-25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不是了,如果1C和1D都跑100km/h的话,电机实际输出功率肯定是不同的,两车都在100km/h的速度下,两车 ...
如果牵引力相同(我根据以上推断应该扭矩相同),1C和3C的7200kw功率相同,那么转速也应该相同才对吧?
————转速相同只是车轮的转速相同,而不是电动机,电动机转速因为减速比不同,肯定不一样,但是同时电动机的输出扭矩不一样,乘下来,功率还是一样。
机务段和大车对和谐车的评价是晴天乐。另外砂管尺寸不合理也是致命问题。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25 18: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变容量也不一样,当然其实也没太大所谓……
但是那点区别真心的不大,何况设计时候就是考虑了机车供电。这点不同于1C。
152mm 发表于 2013-6-25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藏的D1C无机供,全部带着DC600V的KD25T跑
只做了预留,不知道为什不开放使用。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6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做了预留,不知道为什不开放使用。
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预留一说
dongxuan1122 发表于 2013-6-25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我在山东和甘肃见过的HXD3C都标着济局济段、兰局兰段。
求兰局兰段HXD3C图
Ganymede 发表于 2013-6-26 09: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预留一说
当年不是说有机车供电的预留吗?看来有些消息真的不可靠。
还是喜欢双机的花老虎去跑,比D1C有气势。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6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不是说有机车供电的预留吗?看来有些消息真的不可靠。
还是喜欢双机的花老虎去跑,比D1C有气势。
所谓HXD1C预留列车供电接口,本身就是本网出口转内销的消息
Ganymede 发表于 2013-6-26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HXD1C预留列车供电接口,本身就是本网出口转内销的消息
原来是这样啊。了解了。
dongxuan1122 发表于 2013-6-25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不是了,如果1C和1D都跑100km/h的话,电机实际输出功率肯定是不同的,两车都在100km/h的速度下,两车 ...
100的时候功率必然相同,我没有牵引特性曲线图,您自己找找看吧
实际上转速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前面得出的那个明摆着是条悖论嘛……
1D和1C传动比肯定不同,这个没有异议吧?所以相同的机车速度下,1D的转速比1C要低,而扭矩与转速成反比,故此时1D的扭矩比1C大,然而由于1D的传动比小于1C,所以两车牵引力相同,故功率相同(当然是要在恒功区内才会如此)。当然这么说很含糊,您可以自己去推导一下,我也不是内行,这点东西初中物理足矣……
本帖最后由 铁道游击队长 于 2013-6-26 13:54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3-6-25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切2个电机,还有4800kW,比SS9G的牵引同样的25G效果还要好不少,怎么会准恒速特性差了呢?
平地只跑120的 ...
怎么会比SS9好不少呢?那个车轮周基本也在4700左右的样子
准恒速设置无所谓不合理,级位对应的速度点,牵引力输出为0,随着速度降低,牵引力线性增加至与包络线的交点,假设各型机车斜率一样,那么机车功阻比越大,平衡速度越贴近准恒速末值
其实这个并不是啥问题,想提点速度就提手柄呗,只是看起来没那么舒服了,呵呵
asoya 发表于 2013-6-25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客机不太清楚,货运机车高速运行中,惰性是很常见的,还有制动。这几种工况反复进行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呵呵,还真说对了,没负荷真不见得比大负荷省心,因为无载的时候齿轮之间可不是咬合状态,高速运行时线路的不平顺引发的齿轮损伤不应该被忽视,反倒是客机,由于弹性传动,反倒应该比货机好些,但很显然货机速度低,所以总体上客货机估计平分秋色
asoya 发表于 2013-6-25 2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干燥的时候,可以这么说。用不着最大黏着,大不了牵引力限制住就可以,不让用到最大牵引力,怎么也不会打 ...
东风4压根没有黏着控制,下雨天不也照样跑吗?只要不是坡停,都没太大问题
成昆线在困难区段有内燃机车(据说还是DF4DK,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了)做恶劣天气补机,其实这个方法可以全国借鉴
现在的问题交流车可不是稍微打滑一点,监控器都排风了,那是稍微的事儿吗?呵呵
如果按WML所说36%,那是要商量商量了……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26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会比SS9好不少呢?那个车轮周基本也在4700左右的样子
准恒速设置无所谓不合理,级位对应的速度点,牵 ...
现在说的单轴1200,都是指轮周功率的,牵引电机功率比这个大几十千瓦。
别说HXD3了,就是轴重仅20.5的DJ机车拉车都比SS9G效果好呢。货机轴重大,牵引力大,潜在稳速能力很好,只不过货机根本就没有自动巡航稳速设计罢了。
当然了,高速动车有自动恒速巡航功能的都不怎么用,机车有没有都还不知道呢(只知道DJ是有自动恒速设置的,精度正负1km/h,其他的包括新交流客机不清楚)。
是啊,韶山9也能达到4700左右,差个100多,不会有太大变化吧……
您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电力机车的恒流准恒速控制系统,他就是根据手柄位这么控制牵引力输出的
而您说的是恒速功能,这个不是一回事,交流机车基本都有恒速按钮,但是客车不让用,因为很显然冲动大
西门子的机车专门有一个速度手柄,也是干这个用的,话说如果定速了,司机就真可以睡觉了,可惜,还有个该死的警惕,哈哈哈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26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风4压根没有黏着控制,下雨天不也照样跑吗?只要不是坡停,都没太大问题
成昆线在困难区段有内燃机车( ...
下雨天那是牵引定数并不高,如果下雨天都没事,那晴天更没事了,而空转问题显然在恶劣天气下严重得多,显然这种恶劣条件下的黏着改善要重要的多。
国内交流车给的负载太高,对于货机来说牵引力差别远没有客机那么明显,然而即使如此,同样是六轴车,HXD3、1C单机能拉的活儿,SS3、SS6干起来问题差事儿差不少,交流车空转了,直流车早就停摆了。
国内机车黏着控制水平论文写得不错,试验做的也还行,真上场了问题确实不少,但这并不等于高水平机车也都这样。WL老提到的小四轮牵引1000上陡坡湿轮启动的,应该就是很多人知道的庞巴迪货运机车TRAXX平台,在20‰坡道上,启动1000吨货列,轨道喷水,顺利启动,连撒沙都不用,机车为84吨的四轴机车,而国内DF4B,六根轴、重达138吨的机车,同样条件下,也就这个水平,可见差距还是很大的啊。
asoya 发表于 2013-6-26 14: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雨天那是牵引定数并不高,如果下雨天都没事,那晴天更没事了,而空转问题显然在恶劣天气下严重得多,显 ...
代差距很大,这样比较并不客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6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代差距很大,这样比较并不客观。
我只是针对拉神说DF4B没黏着控制也没事而说的。
asoya 发表于 2013-6-26 15: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是针对拉神说DF4B没黏着控制也没事而说的。
拉神来海子网了啊。
为什么他不用自己特色的ID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