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ya
发表于 2016-10-14 20:23:12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4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国客车的钩提杆是不和钩锁销连接的
那不是关键。最大差别无非是钩头结构。提杆是小问题。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6-10-14 20:41:38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4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国客车的钩提杆是不和钩锁销连接的
车钩有一个考核指标,应该是用加速度来做基础的过载。
ZGTLZGS
发表于 2016-10-15 00:31:49
asoya 发表于 2016-10-14 14:47
除非把京沪普速线重新修一遍,至少全区间95%满足200以上运行要求才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管理者能力 ...
估计200普速车最大的优点是在200/250线路上方便和动车平图 调度也容易多了 看看每天早晨在南广当确认车的昆明-广州直特 只要在路上机破或者在南昆晚点 后面在南广就得疯狂待毙动车群 导致大晚点 搞得现在要固定双机1D牵引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5 12:09:48
asoya 发表于 2016-10-14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秦的比较并不严谨,因为车钩的潜力不止这些。我的意思是说,平缓坡道下,牵引万吨,760kN就能拉动,那么 ...
呵呵,这一把找补的比较有水平{:4_104:}
没错,300多肯定能玩5000吨(天津地铁的8B段要求电流不准高于4500A,人家还拉6000吨跑80呢,5070A对应340KN),那么600KN的机车,运用时其实际车钩力怎么也得有个300多KN,所以可以得出链子钩能满足5000吨的要求。对吧?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这个所谓600KN的机车,运用部门到底需要的是牵引力还是功率。反正在中国的情况,往往更看重的是功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款机车运用时的最大车钩力是否能达到300KN,是一个问号
其次,如果机务不限制牵引力输出,也就是同样需要牵引力,那么假如链子钩可以玩5000吨,用300的车能拉,自然更可以用600的车拉,对吧?那么当600的机车满负荷输出牵引5000吨时,最大车钩力可就不仅仅是300KN了,试问这时候链子钩还能承受吗?
车钩有潜力不错,但所谓的这种潜力恐怕更多的是针对于瞬间过载的情况。当牵引大吨位列车运行时,车钩力长时间居于高位,就是另一回事了
综上,这种以牵引力为基础作比较推论车钩承载能力的方式,远不如看看实际运用情况来的合理
asoya
发表于 2016-10-15 22:23:02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5 12:09
呵呵,这一把找补的比较有水平
没错,300多肯定能玩5000吨(天津地铁的8B段要求电流不准高于450 ...
这论坛咋老抽风了。
大概说下实际运用,目前西欧单机货列个人了解到的最大3500吨左右,单机最大牵引力是300出头,超过则会上双机(也有一些六轴机车),牵引力需求怎么也得要高出一截,才有双机的必要。而功率方面是明显过剩的,无需考虑。从实际运用角度看,既使不经常用到最大牵引力,设计层面车钩最起码可以与机车牵引力匹配,所以平缓区间弄个5000吨不是啥问题,只是耐操性差于握手钩,毕竟后者强度潜力大得多。
链钩最大问题还是摘挂太麻烦了。强度问题还排在后面,毕竟强度可通过换更粗壮的连接件来改善。
asoya
发表于 2016-10-15 22:24:05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5 12:09
呵呵,这一把找补的比较有水平
没错,300多肯定能玩5000吨(天津地铁的8B段要求电流不准高于450 ...
这论坛咋老抽风了。
大概说下实际运用,目前西欧单机货列个人了解到的最大3500吨左右,单机最大牵引力是300出头,超过则会上双机(也有一些六轴机车),牵引力需求怎么也得要高出一截,才有双机的必要。而功率方面是明显过剩的,无需考虑。从实际运用角度看,既使不经常用到最大牵引力,设计层面车钩最起码可以与机车牵引力匹配,所以平缓区间弄个5000吨不是啥问题,只是耐操性差于握手钩,毕竟后者强度潜力大得多。
链钩最大问题还是摘挂太麻烦了。强度问题还排在后面,毕竟强度可通过换更粗壮的连接件来改善。
asoya
发表于 2016-10-15 22:25:3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5 12:09
呵呵,这一把找补的比较有水平
没错,300多肯定能玩5000吨(天津地铁的8B段要求电流不准高于450 ...
这论坛咋老抽风了。
大概说下实际运用,目前西欧单机货列个人了解到的最大3500吨左右,单机最大牵引力是300出头,超过则会上双机(也有一些六轴机车),牵引力需求怎么也得要高出一截,才有双机的必要。而功率方面是明显过剩的,无需考虑。从实际运用角度看,既使不经常用到最大牵引力,设计层面车钩最起码可以与机车牵引力匹配,所以平缓区间弄个5000吨不是啥问题,只是耐操性差于握手钩,毕竟后者强度潜力大得多。
链钩最大问题还是摘挂太麻烦了。强度问题还排在后面,毕竟强度可通过换更粗壮的连接件来改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6 11:56:21
asoya 发表于 2016-10-15 2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论坛咋老抽风了。
大概说下实际运用,目前西欧单机货列个人了解到的最大3500吨左右,单机最大牵引力是3 ...
嗯,行吧,不再争这个问题了
其实我也没怎么见过链子钩,我也觉得,似乎可以用更粗壮的链子。但有一点链子钩好像没有缓冲器吧?如果车钩瞬间拉力过大(比如猛提手柄),对车体的冲击也是很大的
另外从感官来看,这玩意显得太业余,和铁路这种大功率等级的家伙不太匹配,森铁用用还凑合{:4_104:}相比之下还是自动车钩看起来更像那么回事
您是版主,没点内幕消息吗?这海子究竟打算何去何从?
asoya
发表于 2016-10-16 18:43:1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6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行吧,不再争这个问题了
其实我也没怎么见过链子钩,我也觉得,似乎可以用更粗壮的链子。但有一点链子 ...
必须的有缓冲装置啊,否则咣当一下啥钩都完蛋了。压缩缓冲靠的是两边的缓冲饼。欧洲的路子还是短平快,功率大点,加速快些,速度高些,实在是重载需求不高。如果需求确实更高的场合,已经有一些重联运用的货运机车已经尝试改为握手钩了,提升了强度,还能自动连挂,然而这已有些年头了,到现在也没有展开。看来真是尾大不掉了。
这个论坛改版后,我提过意见,本来论坛式微是个趋势,如果再缺少专门版面,沦为大杂烩,是不行的,居然连基本的机车车辆板块都给弄没了,不知道这是啥路子。再加上隔三差五抽风,不知道咋管的。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6 18:56:36
asoya 发表于 2016-10-16 1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必须的有缓冲装置啊,否则咣当一下啥钩都完蛋了。压缩缓冲靠的是两边的缓冲饼。欧洲的路子还是短平快,功 ...
欧洲90年代参考过毛子CA-3钩研究过一种Z-AK自动车钩,这种钩子在豆丁网上面有国内翻译的介绍资料。
asoya
发表于 2016-10-17 14:24:00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6 1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90年代参考过毛子CA-3钩研究过一种Z-AK自动车钩,这种钩子在豆丁网上面有国内翻译的介绍资料。
现在看来,当时选CA-3为基础的方向不是很妥当。
论坛发不了照片了,不知道又咋回事了。我上面发了一张图,可以看出前几年弄的类似于17号车钩那样的连锁车钩,只是不是铸造的那种,轮廓是一致。另外,当时西门子给香港的ER20内燃机车,配的车钩也是连锁车钩,从图片看,车钩配合的非常紧密,牵引25K客车也没有问题。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8 12:41:17
asoya 发表于 2016-10-16 1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必须的有缓冲装置啊,否则咣当一下啥钩都完蛋了。压缩缓冲靠的是两边的缓冲饼。欧洲的路子还是短平快,功 ...
我指的是拉伸缓冲,不知道有没有,图片是看不了滴……
换钩这种事,如果不是全换,那只能是专用线的专用车辆
运量小的时候还可以,运量大了真不知道怎么操作,链子钩和自动车钩间存在过渡状态吗?
不知道现在海子是何方神圣掌舵,我一直觉得机辆版块是一个有一定专业性的铁路爱好者论坛的根基,最有意思的是,机辆版块本来是一直有人气的,活活给拿下了,像一些城际轨道版块,游戏版块几乎从来无人问津的,倒是保留的很好,这很难让人相信不是成心要搞废论坛,或者至少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官方压力?实在理解不了
反正我以前从未来过什么谈车论路,现在只能游荡在此了,不过看这意思,感觉也游荡不了太久了{:4_104:}海子毕竟是个老品牌,也是全国火车迷论坛最后的阵地,有什么困难不知道能否说出来大家想办法,真这么没了是够可惜的
asoya
发表于 2016-10-18 15:28:09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8 1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指的是拉伸缓冲,不知道有没有,图片是看不了滴……
换钩这种事,如果不是全换,那只能是专用线的专用车 ...
缓冲是指拉伸状态,在车体里面,所以专门说压缩得靠缓冲饼。换钩肯定比较麻烦,不过如果下定决心的话,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像日本就有握手钩和密接钩两用的车钩装置,用于当动车组和普通车的补机,五子棋提到的那个论文也叙述初期如何兼容链子钩。
如果干脆不想兼容,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有,备上转换钩,好似机车牵引动车组,或者弄个转换车,一边是链子钩,一边是连锁握手钩,好似国产25T两端车,一边握手,一边密接,然后逐步进厂子更换。所有车辆更换花的时间肯定少不了。
论坛这种交流场所本身就已经式微,如缺少核心探讨内容就没啥吸引力,我也不知道这个论坛到底啥走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8 16:07:25
asoya 发表于 2016-10-18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缓冲是指拉伸状态,在车体里面,所以专门说压缩得靠缓冲饼。换钩肯定比较麻烦,不过如果下定决心的话, ...
动车组还要补机?神奇的倭国{:4_104:}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15:53:46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8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车组还要补机?神奇的倭国
信越本线横川---轻井泽区间,坡度达千分之66.7,连动力分散型动车组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上坡。
当年日本国铁为了列车能爬上横轻长大坡道,专门搞出了EF62/EF63型电力机车,作为客货列车/动车组补机使用。
顺便说下;横川---轻井泽区间在1997年北陆新干线通车后于同年报废。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16:01:12
asoya 发表于 2016-10-18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缓冲是指拉伸状态,在车体里面,所以专门说压缩得靠缓冲饼。换钩肯定比较麻烦,不过如果下定决心的话, ...
苏联当年从链子钩过渡到CA-3是用这种办法的
车辆段或者工厂改过钩的车,保留缓冲饼,在CA-3的钩头上焊一个小铁钩,方便和还没有改钩的链子钩车连挂
苏联铁路的换钩工程从1935年开始,到1957年完成,一共用了22年。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16:20:17
毛子还见过在CA-3自动钩牵引梁里面安装链子钩的方法
莫斯科去巴黎、布拉格、华沙的国际列车(使用俄铁UIC限界RIC-200车底或WLABm系列车底)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站换轮库换轮同时也更换车钩。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16:25:54
asoya 发表于 2016-10-17 14: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看来,当时选CA-3为基础的方向不是很妥当。
论坛发不了照片了,不知道又咋回事了。我上面发了一张图 ...
为什么说欧洲自动车钩选CA-3为基础的方向不是很妥当呢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21:18:49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6-10-18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车组还要补机?神奇的倭国
横轻区间另外出名的就是碓冰岭了,《头文字D》里面藤原拓海和佐藤真子/沙雪飙车的公路就在哪里。
asoya
发表于 2016-10-20 09:03:58
五子棋 发表于 2016-10-19 16: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说欧洲自动车钩选CA-3为基础的方向不是很妥当呢
美标已横行天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