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22:46:40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4 2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真没法跟ND4比,别看ND4从99年就仍在储备厂中,但是机车除了漆皮和玻璃碎了,其它没有问题。尤其是油漆 ...
咱不能拿70年代的工艺跟二十一世纪比吧?
再说我不是谈论机车外皮工艺,我的意思是DJ再怎么也不会破败到ND4那个份儿上,除非您没去过丰机,那车从内到外怎一个破败了得
既然ND4都能整修进馆,DJ的工作量不可能比他还大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5 00:24:27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22:46
咱不能拿70年代的工艺跟二十一世纪比吧?
再说我不是谈论机车外皮工艺,我的意思是DJ再怎么也不会破败到 ...
这个现在的涂装工艺比当年高多了。说到ND4的破,比后来的DF4-0002强多了。这个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丰机整修工艺不行,要是南口机务段修出来的,比现在的强多了。
郑州的三款车我没上过,情况不知。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0:33:48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线区间,怎么起吊拆齿轮箱?
株洲有绝对性优势是肯定的,但也要分开看,就拿走形来说,我个人力挺大同 ...
也是,正线机破了,那也只好这么来一下了,31.5吨轴重准高速电力机车呀,真TMD给力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0:36:05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线区间,怎么起吊拆齿轮箱?
株洲有绝对性优势是肯定的,但也要分开看,就拿走形来说,我个人力挺大同 ...
其实还是很大的,以后把25G都停了,全定内装简化版的25T就是了,客机全部准高速,最起码能在160线路上跑160.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0:40:19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还是很大的,以后把25G都停了,全定内装简化版的25T就是了,客机全部准高速,最起码能在160线路上跑1 ...
可惜这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制定政策的人咋想就不知道了……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5 11:12:43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是,正线机破了,那也只好这么来一下了,31.5吨轴重准高速电力机车呀,真TMD给力
HXD1D和HXD3D的轴重是多少呢?23吨还是25吨呢?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1:22:4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5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XD1D和HXD3D的轴重是多少呢?23吨还是25吨呢?
21吨啊亲,23吨不让人笑话?25吨不哭死??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5 11:41:28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1吨啊亲,23吨不让人笑话?25吨不哭死??
原来,对这两车的一些数据还不是很清楚。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6:51:19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4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SOYA,这是拿大家开心来了。
我说,那个东西坏了,就不能拆掉传动,就当个从动轮吗?
不管怎么说,准高速 ...
拆掉传动很麻烦的,要吊起车身,这种问题若是齿轮箱的问题,还得清理里面的东西,若是电机车轮损坏的话必须拆掉,现场哪有这个条件。一般来说大齿轮损坏的概率比小齿轮小很多。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6:56:56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线区间,怎么起吊拆齿轮箱?
株洲有绝对性优势是肯定的,但也要分开看,就拿走形来说,我个人力挺大同 ...
大同的转向架走的是当年ADTRANZ那一套,而株洲当时搞DJ/DJ2的时候整的是X2000那一套人字橡胶堆定位,后来KZ4A出口时改成了和天梭类似的钢簧结构。
其实株洲厂借着跟西门子合作HXD1的时机,完全可以把高速转向架也搞过来的。高速机车还是西门子拥有相当的业绩和实际运营优势。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6:59:1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4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同厂是被HXD2B/HXD2C彻底坑趴下了。现在依靠HXD2-1***,能不能翻身呢。
大同厂还有准高速的基础的, ...
天梭的走行,根据尺寸特征来说是以德国BR101经典200机车为原型的,轴距、转向架结构都非常相似。
不过个人认为,对于高速客运机车来说,2650mm的轴距应该有点短了。DJG驴脸几乎是照搬天梭的架子。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7:01:19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4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原因,挡我路者死……
中华之星不是实在找不出辙最后说某螺栓松动给毙了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呵呵 ...
当时研制交流客机,技术条件还是太保守了。4800KW拉什么200啊。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7:17:2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惜这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制定政策的人咋想就不知道了……
制定政策方面,当时选择6轴,很大程度上考虑到牵引力更大的方面,希望能拉更多快速货物列车。技术层面上四轴车更为容易点,其实对于铁总来说,这种机车更为实用,价钱也便宜。牵引更多大列货物,意味着没必要跑160,那样的话120的HXD3C就更合适了。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34:45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时研制交流客机,技术条件还是太保守了。4800KW拉什么200啊。
问题是1600的牵引系统当年也没这个能力啊
跑200主要也就是试验,积累点动力学数据,真跑也就是160顶天了……
上次问郑州的司机,貌似对DJ系列甚是还念,更加怀念曾经强大的郑州局,呵呵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37:49
本帖最后由 铁道游击队长 于 2013-6-5 17:39 编辑
十分后悔了解铁路太晚了,否则当年一定要去观摩一下大白鲨,1000KW的直流电机,想想都觉得疯狂,多有探索精神啊,哈哈哈
不过韶8在持续速度以下某台(轴重转移电器补偿)电机轮周瞬时也可以达到970KW左右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7:43:2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1600的牵引系统当年也没这个能力啊
跑200主要也就是试验,积累点动力学数据,真跑也就是160顶天了 ...
不管怎么说,中华之星还算是有传承下来,就算是对跨越的回答吧,一个人死了,一个新车出来了,好事呀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47:36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17: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管怎么说,中华之星还算是有传承下来,就算是对跨越的回答吧,一个人死了,一个新车出来了,好事呀
可惜还是蒙上了跨越的阴影,以至于时至今日对HX系列机车扔提不起任何兴趣,可以去关注SSJ3,但HXD3看都懒得看一眼,真邪行,跑题了,哈哈哈
泡温泉的睡莲
发表于 2013-6-5 18:59:39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时研制交流客机,技术条件还是太保守了。4800KW拉什么200啊。
个人认为是上双机。。。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9:17:03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1600的牵引系统当年也没这个能力啊
跑200主要也就是试验,积累点动力学数据,真跑也就是160顶天了 ...
1200的DJ一样是引进的,自己有啥能力。那个年代1600kW机车早就满地跑了。反正是引进合作。
包括一样悲剧的DJ1白天鹅,弄半天还是800kW的单轴。
总的来说,还是偏保守。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5 21:01:17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5 17: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惜还是蒙上了跨越的阴影,以至于时至今日对HX系列机车扔提不起任何兴趣,可以去关注SSJ3,但HXD3看都懒 ...
我到无所谓,挂什么名字都行呀,只要利国利民,叫什么名字无所谓的事。
总胜过了在160的线路上跑动车组。
还想起个事,现在高铁线路这么多,明显迫切需要内燃救援车呀,不知道啥时候能搞出来,单机赶往现场的时候可以跑200,挂上以后限速120,, 带个机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