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0 17:51:50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10 17: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样,集通线厂修后的花老虎,没有一个月就发动机报废了,再次返厂大修。

刚厂修回来的内燃机车不适合满载运行,柴油机还是磨合一段时间比较好。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0 17:54:13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0 1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运动中的电机传动齿轮很难卡死,即便反卡一般也会崩齿。

假如崩下来的伢子刚好塞到滚轴处,还是很可能卡住的
当然这概率的确不太高,呵呵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0 17:57:18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0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厂家肯定会跟机务段和路局出具分析报告的,只是不会对外宣布。

舆论还是有压力的,他不做点实际的平息舆论,单靠强力打压,只能说不太聪明
拿这件事来说,可以再找个什么人发个微博就是了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0 17:59:4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0 17: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舆论还是有压力的,他不做点实际的平息舆论,单靠强力打压,只能说不太聪明
拿这件事来说,可以再找个什 ...

那就看他们想到没

capa 发表于 2013-6-11 19:42:21

3.15的时候还在918纪念馆后面看到D3D了呢。

asoya 发表于 2013-6-12 22:03:42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6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DJ也没转让技术啊,变流器都不能拆封,不是株洲时代自己搞的还能是怎么来的?
GTO似乎也没那么不好 ...

核心的器件还不是买的,关键是GTO这种控制很难玩好,大厂有大厂的水平,西门子能把奔波儿灞玩到1600kW哪个程度,就没其他家能玩的。
IGBT的优势很明显,控制自然也好做了。那时候如果直接上IGBT可能好点。

asoya 发表于 2013-6-12 22:08:15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6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车钩和风管必须是标配,这个没商量啊,但是明显也不是给动车准备的(当然套上转换车钩也能用),我估计就 ...

救援车自身有弓网检测,不需要拉检测车。

天朝高铁坡道其实并不太大,只要不超过20‰,84吨的车拉个16节动车问题不太大。不知道现在的所谓救援是怎么搞的,我看到有些地方放的救援车就是金鹰小四轮好像。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12 22:09:5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6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DJ也没转让技术啊,变流器都不能拆封,不是株洲时代自己搞的还能是怎么来的?
GTO似乎也没那么不好 ...

在DJ2上已经进行了国产化,但是寿命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3 09:46:36

asoya 发表于 2013-6-12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核心的器件还不是买的,关键是GTO这种控制很难玩好,大厂有大厂的水平,西门子能把奔波儿灞玩到1600kW哪个 ...

半导体元件造不了只有买了,就像做不了芯片,难道咱还不玩电脑了?
至于GTO和IGBT,反正我是不懂,但我想厂家也不傻,选择一个看似过时且更难控制的方式,必定还是有人家的道理吧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3 09:48:29

asoya 发表于 2013-6-12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救援车自身有弓网检测,不需要拉检测车。

天朝高铁坡道其实并不太大,只要不超过20‰,84吨的车拉个16 ...

好像真没有,这就是一施工车
中间有生活间和工具间,没有设备间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3 09:49:37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12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DJ2上已经进行了国产化,但是寿命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具体怎么回事没人知道,铁道部车都不让拆,您怎么知道的?
何况这是第一台自主的车,有问题难道不很正常吗?谁家第一台车就能达到运用标准?

T94/1 发表于 2013-6-13 10:36:04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0 1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运动中的电机传动齿轮很难卡死,即便反卡一般也会崩齿。



就是这么个效果 {:4_104:}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13 10:58:20

本帖最后由 火车大亨 于 2013-6-13 11:04 编辑

T94/1 发表于 2013-6-13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这么个效果
在双侧齿轮的机车中这种裂损概率更少,hxd的单侧齿轮传动被我忽略了,好像出问题的相对比较多。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13 11:09:2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3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具体怎么回事没人知道,铁道部车都不让拆,您怎么知道的?
何况这是第一台自主的车,有问题难道不很正常 ...

确实,其实是完全找的借口。

152mm 发表于 2013-6-14 21:06:31

要我说,120的客车统一提速到140,货车提到120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14 21:51:29

152mm 发表于 2013-6-14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我说,120的客车统一提速到140,货车提到120

以后停止采购25G,开始采购25T就行了,明明线路有160的能力,充分用一下就行了

asoya 发表于 2013-6-15 12:30:1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3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半导体元件造不了只有买了,就像做不了芯片,难道咱还不玩电脑了?
至于GTO和IGBT,反正我是不懂,但我想 ...

难于不难是相对的,GTO和IGBT在庞巴迪和西门子的一些机车介绍彩页中都会有介绍区别。IGBT的性能各方面明显好于GTO,比如非常重要的开关频率参数,IGBT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更利于控制。刚开始接触GTO这个真的很难玩转,只是当时GTO已经用了很多很多年了,我觉得也有个价格和外方愿不愿意带着玩的问题。到了和谐引进的时候IGBT基本是主流和主推了,价钱也下来了,采购市场又那么大。

搞电车大连其实是后来者,直接从IGBT上SSJ3,还比较顺利。再看看奥星的原型车DJ熊猫,那个问题就大多了,翅膀还没硬,就像买两台车开始琢磨。真是可惜了奥星熊猫那么好的外形设计!

asoya 发表于 2013-6-15 12:32:52

本帖最后由 asoya 于 2013-6-15 12:49 编辑

152mm 发表于 2013-6-14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我说,120的客车统一提速到140,货车提到120
120的客车不降速都打晃,还提速到140?直接买25T就行了。
货车可统一160的快捷货运系统和八九十的重在货运,后者提速不如提轴重。主要耽误时间不在路上,在缺乏合理的货源组织导致频繁进编组站造成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6-16 15:34:02

华东区转的一张高铁救援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6/15/210014oui9czx4zu9go07s.jpg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6-21 00:07:05

asoya 发表于 2013-6-5 1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200的DJ一样是引进的,自己有啥能力。那个年代1600kW机车早就满地跑了。反正是引进合作。
包括一样悲剧 ...

三家店永定河1号线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HXD3D的试验情况